最近,崇明区召开了生态知识产权司法协同治理推进会,区内五家单位共同签署了《关于推进崇明区知识产权司法协同保护的工作意见》. 会议上,各单位共同成立了上海市崇明区知识产权纠纷诉讼调解中心,标志着崇明区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视。
崇明区司法局一直致力于推动知识产权纠纷的多元化解. 近年来,崇明区积极借鉴“枫桥经验”,产权管理系统为崇明区建设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提供法治保障。他们坚持构建多元化解体系,强化重点领域的协同保护. 例如,针对某科技发展公司在大米产品上不规范使用“崇明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问题,相关单位迅速介入,要求该公司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保证不再侵犯上海市崇明绿色食品产销联合会的注册商标专用权.
2022年9月,崇明区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了该案件的调解工作. 市场监督局、人民调解协会等单位的相关人员参与了调解过程,通过讲解法律法规和阐述案件事实,最终双方当事人签订了人民调解协议,并获得了区法院的司法确认. 这一成功案例证明,多元化的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有助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崇明区的品牌农业快速发展和地理标志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此外,崇明区还形成了联动协作的格局,提升了矛盾纠纷的化解能力. 司法局与法院加强沟通协商,设立了驻法院人民调解工作室,并选派年轻调解员入驻办公,专门负责调处相关知识产权案件。目前已受理知识产权案件13件,其中7件成功调解,其余6件正在调解过程中.
为了护航崇明区的生态知识产权创新发展,崇明区司法局加大了法治宣传的力度。他们通过发放宣传折页、现场提供法律咨询等方式向群众普及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知识. 同时,他们还开设了微信公众号普法专栏,推送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海报、案例、法律法规和宣传活动,营造了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环境.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崇明区在推动知识产权司法协同保护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未来,他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各相关单位的合作,产权管理系统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为崇明区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