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一些老旧小区的失管问题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这些小区的设施设备长时间无人维护,公共服务严重不足,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困扰. 然而,要解决失管问题并不容易,需要克服诸多困境和挑战。
在海淀区的展春园小区,下水管道的老化和锈蚀问题一直困扰着居民们. 由于年代久远,该小区的下水管道已经呈现出明管的状态,极不美观. 居民们表示,尽管大家都知道这样做不合适,但每天都会遇到堵塞的问题,无法不让下水管道暴露在墙外。
该小区建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产权结构复杂,物业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根据社区发放的手册显示,小区涉及的产权和物业服务方多达8家,责任归属十分模糊. 由于没有物业公司管理,居民遇到问题只能找产权单位,然而大部分情况下都无法得到及时的响应和解决.
去年初,一位居民家的下水管道发生了返水,导致卫生间和客厅被淹。“我们联系产权单位,过了两三天才派来一辆吸粪车. 等到4月份,下水道再次堵塞,产权单位明确表示不管,居民们只能自己集资请高压车冲洗. ”居民们的无奈与困扰可见一斑。
在西城区的马连道中里三区4号楼,电梯的故障问题一直是居民们头疼的事情. 该楼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末,属于央产房. 由于物业公司撤出后,居民们只能自行解决维修问题.
最近,该楼内的一部电梯坏了. 居民们纷纷表示,这并不是第一次出现电梯故障的情况. 由于缺乏专业的维修服务,居民们不得不自己联系维修人员进行维修,甚至需要自行集资. 这种自行维修的情况成为了居民们的常态。
失管小区的困境与挑战仍然存在。缺乏专业的物业管理,使得居民们在面对设施设备问题时无从下手,只能自行解决. 然而,对于一些大问题来说,居民们的能力是有限的. 因此,改善失管小区的状况,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产权管理系统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